沙窝窝里“种”出好日子 头部

沙窝窝里“种”出好日子

作者: 冶志强 张林 来源: 新疆能源 发布时间: 2025-07-11 字号:【

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,于田县阿热勒乡拜什托格拉克村正经历着一场从“沙窝窝”到“金窝窝”的美丽蝶变。昔日风沙肆虐的土坯房群落,如今在新疆能源驻村工作队的倾力帮扶下,如戈壁滩上破土而出的胡杨,焕发出勃勃生机,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。

7月7日清晨,当第一缕晨光洒落,该公司驻拜什托格拉克村工作队员冶志强步伐匆匆,来到村民吾尕丽汗家,蹲在那略显逼仄的墙角,手中的卷尺在卫生间的墙体上来回丈量。“2.3米的宽度,转身都困难。”他轻声嘀咕着,眉头微微皱起,随即掏出笔记本,认真画下改造草图。在红笔圈出的“后移2米”标注旁,还贴着一张村民手绘的“理想卫浴间”简笔画,那稚嫩的笔触里,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这是2024年底村庄被列为美丽宜居村以来,工作队实施“一户一策”改造工程的缩影。

图为驻村工作队员与种植户查看桃树新芽生长情况

7月,是施工的黄金时期,整个村庄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,296户庭院改造同步火热启动。走进库尔班·达曼家的新卫生间,磨砂的玻璃天窗正漏下细碎的阳光,瓷砖墙面上“节水爱水”的卡通贴纸还带着胶水的新鲜气息。“以前洗澡要猫着腰,现在能挺直身子伸懒腰了!”老人拧开恒温花洒,水流冲击地面的哗哗声里,藏着工作队跑遍县城建材市场对比12款卫浴设备的较真与执着。驻拜什托格拉克村第一书记王如峰的办公桌上,叠着厚厚的《村民需求台账》,那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:帕塔木汗·木沙家厨房需加装燃气报警器、麦提库尔班·达曼家院落要增设轮椅坡道……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细节,最终都化作施工图纸上精准到厘米的标注,凝聚着工作队对村民无微不至的关怀。

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,工作队同样不遗余力。村民麦麦提正忙着给50亩沙漠玫瑰浇水,这是工作队帮扶建设的节水灌溉系统,让曾经寸草难生、白茫茫一片的盐碱地,如今长出了“摇钱树”。“玫瑰花烘干后每公斤能卖200元,沙枣果还能做果酱,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!”麦麦提蹲下身,拨开沙土,露出底下新冒出的桃树苗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这是工作队创新推出的“防沙治沙+经济作物”复合种植模式,1600亩沙地上,玫瑰、沙枣、桃树相互交织,围护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,既守护了家园,又带来了财富。

图为驻村工作队引进的水稻幼苗在盐碱地试种成功

更令人振奋的是盐碱地改良现场。800亩原本泛着白碱、毫无生机的土地上,新插的水稻秧苗已抽出嫩绿的新芽。“我们从天津引进了耐盐碱稻种,每亩产量预计可达1200斤,这可是个大喜事啊!”技术员崔立军兴奋地蹲在田埂上,调试着土壤检测仪,屏幕上的pH值正从8.5缓缓降至7.8,那是土地焕发生机的见证。与此同时,村东头的养殖合作社里,500头良种牛羊正悠闲地嚼着青贮饲料,咩叫声、哞叫声此起彼伏,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丰收乐章。工作队联合畜牧站建立的“养殖+有机肥还田”循环体系,让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可提升10%,村集体经济更是有望增长超20%,为村庄的发展增添了实实在在、稳稳当当的活力。

漫步村中,万寿菊的金黄染遍了村道,村民麦尔孜亚正在采摘自家花园里的鲜花。“这一片花能卖800块!”她的话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年初工作队送来的15万株花苗,如今已沿着柏油路铺成“黄金彩带”,成为了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更妙的是花田深处的“微景观”:工作队带着村民们发挥创意,旧轮胎改造成的花盆、井盖上彩绘的花卉图案、老榆树上缠着的万寿菊花环……整个村庄在大家的装扮下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和生活的情趣。

图为村民麦尔孜亚正在采摘自家种植的万寿菊

当夜幕降临,文化广场上孩子们追逐着飘落的花瓣,路灯杆上的太阳能板正默默储存着光能。这是工作队依托后盾单位安装的光伏照明系统,让村庄的夜晚变得明亮而温馨。“以前摸黑走夜路,现在路灯比城里还亮堂!”老党员买买提指着发亮的村标,上面“拜什托格拉克”的维汉双语在灯光下格外醒目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村庄的变迁与希望。

图为驻村工作队帮扶村改造后的美丽村庄

从土坯房到抗震安居房,从毛驴车到新能源电动车,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,这片被沙漠环绕的村庄,正以能源赋能的独特方式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。当最后一缕夕阳掠过村头的光伏板,驻村队员们的笔记本上又记下了新的计划:建设村办精油加工厂、开发沙漠生态旅游线路…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每一个脚印都镌刻着“让日子比花还甜”的承诺,每一束能源之光都在照亮更辽阔的远方。

脚部
X
  • 2